一直以来,我国居民都非常的爱存钱,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预防失业、患病、灾难等情况发生时,能够从容应对。当然,还有一个原因,把钱存银行可以拿到一笔稳定的利息收入。
不过,现在银行存款产品有很多,比如活期、定期存款、大额存单等。一般情况下,大家会考虑把钱存定期存款中,因为定期存款的起存门槛为50元,而且存款利率也比较可观。
但最近有很多储户表示,由于定期存款的期限选择比较多,分别为三个月、六个月、一年、二年、三年、五年期限可以选,且对应的存款利率也是不一样的,那么去银行存定期,究竟选择多长期限更划算呢?对此,有内行人认为,不同的时期、不同的金额,答案都有可能不一样,但选对了就有可能多拿利息。
一、定期存款利率
一般情况下,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水平会随着存款期限越长变得越高,也就是选的期限越长,拿到的存款利息就越多。根据相关数据显示,当前国有银行的定期存款的利率水平分别为:三个月1.15%、6个月1.35%、1年1.45%、两年1.65%、三年1.95%、五年2%。当然,每家银行的利率存有一定偏差的。
因此,绝大多数人去银行存定期时,为了能够多拿一些利息,基本都会直接存较长期限的定期存款,三年或者五年。但是,这样存真的划算吗?不妨接着往下看!
展开全文
二、定期存款怎么存划算?
虽然三年或者五年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水平比较高,但是期限也比较长,如果期间遇到紧急用这笔钱的情况,一旦提前取出,那么利息将有可能直接活期利率计算,显然是非常不划算的。因此,去银行存定期存款,一定要考虑多方面因素,这样做出的决定才有可能是划算的。
首先,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。如果自己手中有一笔长期用不到的钱,那么存较长期限的定期存款,是可以拿到较高的利息收入的。但如果手中的资金闲置时间不长或者闲置时间不确定,那么就不能因为想要获高息而选择较长期限的存款,否则很可能会因小失大。所以,选择存多长期限,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。
其次,判断存款利率走势。如果你认为未来几年,银行存款利率会上调,那么可以存期限较短的定期存款,这样可以有机会在银行存款利率上调后获得更多利息收入。但如果存款利率是下行的,那就只能趁存款利率还没有再次下调,将存款存较长期限,这样可以提前锁定较高利率,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息。
最后,将资金分散存放。对于手中有存款的人来说,其实可以将资金进行拆分,并存入不同期限的领域中,以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和收益率。比如,将部分资金存较长期限的定期存款或者储蓄国债,以稳定获得较高的利息收入。
另外,将部分资金存入国债逆回购、短债基金、货币基金等;或者顺应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之势,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扶持下勇创的外贸经济代销,以30天为期,1%的稳定利润等,不仅可以提高资金流动性以备临时急用,还有望获得更多的被动收入。
总之,对于去银行存定期选择存什么期限比较划算,从不同的角度考虑,答案可能会不一样。不过,无论选择哪一个,还是尽可能将资金分开来存比较好,因为只有这样,才能兼顾资金流动性和收益,相对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